張恩博
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
電子商務專業學生
專業課成績優異,綜合排名靠前
“國家級勵志獎學金”
2019年“校級獎學金”
“校級三好學生”、“校級優秀團員”
云南省“電子商務技能大賽”二等獎
自學器樂,獲得“葫蘆絲二級等級證書”
從迷茫到清晰
大一期間,張恩博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,要朝什么方向發展,一邊迷茫著一邊努力著。有機會參加了云南省技能大賽,榮獲“電子商務技能大賽二等獎”。
在學習中,他時常提醒自己要沉下心來,將專業知識學扎實點,如果有可能多參加學校提供的相關實踐。
大二日漸清晰,慢慢有了目標。專業課程上,在大一的基礎上層層遞進,這讓他感受到了夯實基礎的重要性,也越學越有勁,還好迷茫之時沒有自暴自棄。
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
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”,他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,對專業知識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和時間管理規劃,認真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技能,廣泛涉獵其他圖書,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視野深度。
如此日復一日,他覺得每天過得格外充實,而每一次小成績的取得又會給他的下一步增添自信心。日積月累,竟也成了潛意識模式下的行動習慣,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:習慣的力量吧!有時候習慣是正向的,有時則是負向的,不妨對自己的習慣做一個臨在的觀察,擇善而從之,擇不善而改之,我們是有力量去改變習慣的。
經過兩年的努力,他的成績綜合排名靠前,先后榮獲“國家級勵志獎學金”、“校級獎學金”、“校級三好學生”、“校級優秀團員”等榮譽。
他利用業余自學一些樂器,并考下了“葫蘆絲二級等級證書”。在他看來,音樂可以讓生活多一些色彩,陶冶情操,也有助于幫助自己養成有趣的性格。
致我們共有的青春
大學時光充實而豐富,但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,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也令恩博感到有壓力,他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:“選擇間歇性士氣高漲,持續性意志消沉,這可能是他們很多人的真實寫照,而有些人,正因持續掙扎,同自我的惰性、人性的貪婪作斗爭,才能活出真我。”
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可能面臨的職業道路,遇到一些挫折和不順是難免的。在學校里,我們能做的是好好學習知識,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。他說:不是自己多么喜愛榮譽獎項,而是那些榮譽獎項告訴他,他是可以的,當他遇到一些難題時,他也會拿曾經的那些通過努力通過克服困難獲得的榮譽告訴自己,只要咬咬牙,一切都會過去的。
對青年人而言,倘若心里沒有一些可以支撐的“力量”,就難免遭遇內心的“苦悶”。今天,社會競爭激烈、生活成本高,青年人經常被一些內在的外在的因素等壓得喘不過氣來,常感喟人生與夢想之間的“斷層”;或是被富足生活、安定環境麻醉了精神,變得滿足現狀、安于享樂、不思進??;或是被“失意人的牢騷話、悲觀者的厭世談、諷刺家的夸張語”干擾,消解了奮斗的意志、向上的勁頭。青春并非完全由年齡來界定,如果思想麻痹、精神困頓、心靈迷失,即便年紀輕輕,也可能暮氣沉沉。倘如此,又怎能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?
這是他的青春,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,令人欣慰的是,我們身邊從不缺乏向青春致敬的青年。在老師說“人物志”這件事時,張恩博心里有些惴惴不安,他覺得“人物志”對他來說太高了,猶豫之時,還是蠻感激老師對他的推薦。
他想從即日起將“人物志”作為一個目標吧,期待未來的路上少一些望洋興嘆的消沉,多一些直掛云帆的勇氣;少一些“娛樂八卦”的追星,多一些“自我沉淀”的修身;少一些“讀書有什么用”的質問,多一些“用知識武裝頭腦”的行動。真正把自己活成“人物志”之人,共勉吧!
深化產教融合,協同創新發展...
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,促進教育鏈、人才鏈、產業鏈、創新鏈...
近日,第十一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在武漢...